
媒體報道
斬獲國家級平臺獎項,來自河南的獵鷹消防科技憑什么?
更新時間:2021-12-06 關注:1645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張克瑤 文圖
歷經“澇疫”考驗,鄭州正在重新出發。
企業復工復產,牽動全省上下。河南省政府出臺十條務實措施,貸款擔保、信貸投放、還貸延期等,條條硬核;鄭州市政府出爐“鄭20條”,更多細則貼身服務。
省內各部門、各地和各種社會力量,迅速行動。“萬人助萬企“深入開展,河南七部門推進小店經濟繁榮,六部門發文加大災后重建信貸投放……八方攜手共渡難關,美麗鄭州正在重歸。
災后重建背景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如何開展?政媒銀企如何更好賦能支持科創企業?
近日,由鄭州市發改委、鄭州市科技局、鄭州市金融局指導,由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旗下智慧財經全媒體大河財立方聯合鄭州銀行等金融機構具體實施的2021鄭州“金融惠科”直通車正式啟動。活動深入鄭州50+雙創平臺、科創企業,進行采訪調研、金融對接,呈現鄭州現代金融服務業助力科創發展的特殊作用,見證鄭州科創力量。
9月28日,由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1中關村論壇主會期進入末尾一天。上午9時,首屆全球智能應急救援裝備大賽頒獎儀式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會議中心舉行,這場歷時4個月的賽事活動就此落下帷幕。
在本次大賽中,河南省獵鷹消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獵鷹消防科技)的無人機滅火搶險救援系列裝備斬獲智能應急救援裝備無人機賽道二等獎。那么,來自河南的獵鷹消防科技在大賽中有怎樣的表現?又解決了哪些行業痛點呢?日前,2021鄭州“金融惠科”直通車走進獵鷹消防科技,帶您一探究竟。
“全能選手”完成多項滅火救援任務
據了解,今年的中關村論壇升格為面向全球科技創新交流合作的平臺。作為中關村論壇前沿大賽中的一項重要賽事,首屆全球智能應急救援裝備大賽是目前國內應急產業更具前沿性與科技性的特色品牌。
9月24日,經過前期初賽和復賽環節,一路過關斬將、進入榜單的應急救援無人機“十強”和應急救援機器人“十強”在北京市房山區應急產業園上演了高水平對決。
獵鷹消防科技方面透露,在精準拋投、高空滅火兩個實戰科目的較量中,獵鷹無人機滅火搶險救援系列裝備“大展身手”,獵鷹大載荷雙旋翼油動無人直升機不僅能夠精準拋投物資袋、精準運輸器材箱,還能掛載專用滅火裝置進行干粉滅火以及高壓液體系留滅火,成為全場全能裝備。
△獵鷹裝備拋投物資袋
△獵鷹裝備高空干粉滅火
經國內外應急領域專家、應急裝備采購單位、知名投資人從專攻維度、市場應用維度、投資維度綜合評判,首屆全球智能應急救援裝備大賽應急救援無人機賽道和應急救援機器人賽道分別誕生一等獎1名,二等獎7名,優勝獎12名。
獵鷹消防科技的無人機滅火搶險救援系列裝備斬獲智能應急救援裝備無人機賽道二等獎,并獲得5萬美元獎金,頒獎儀式上,董事長劉勇代表獵鷹消防科技上臺領獎。
△獵鷹消防科技董事長劉勇(左二)上臺領獎
劉勇表示,本次獲獎是獵鷹消防科技繼榮獲2021“鄭創匯”國際創新創業大賽9月月賽第 一名之后,在國內重要的科技創新成果大賽上取得的又一佳績,對于樹立獵鷹品牌形象具有非常積極和重要的意義。
獵鷹消防科技瞄準行業4大“痛點”
作為獲獎無人機裝備代表,獵鷹消防科技首 席科學家張萬民在頒獎儀式上做了題為《大載荷無人機應急救援裝備先行者》的技術交流和分享。張萬民認為,傳統舉高消防車滅火救援存在四個“痛點”:“夠不著”“顧一側”“動不了”“用不起”。
△獵鷹消防科技首 席科學家張萬民上臺做分享
具體而言,一是現有消防車極限舉高為101米,高于100米的超高層建筑失火后,只能是望樓興嘆;二是舉高消防車只能在建筑的登高作業面進行作業,其他側面由于場地原因無法展開作業;三是舉高消防車一旦展開作業,其占位基本就固定了,很難再轉移位置作業;四是進口的101米舉高車不含稅價格近3000萬元,國產70米舉高消防車價格也超過700萬元,大多數地方財政無力承擔。
“目前高層建筑室外空間的滅火救援主要是依靠舉高消防車,只能在地面二維空間移動,無人機為滅火救援開辟了三維空間。相信在今明兩年,隨著大載荷無人機滅火救援綜合裝備的交付,無人機高層建筑滅火救援實戰案例會出現,并逐步增多。”張萬民說。
省科技廳有關負責人介紹,為破解高層建筑滅火救援的難題,2017年以來,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先后安排了多個科技項目,組織展開科技攻關,其中一項就是研發大載荷燃油動力雙旋翼無人直升機為飛行平臺,通過掛載儲壓滅火裝置、系留高壓液體滅火裝置,對高層建筑、超高層建筑的臨窗室內火災或建筑外墻火災進行滅火。
獵鷹消防科技擁有技術專利近40項
獵鷹消防科技CEO朱正介紹,自2017年開始,公司每年都承擔或參與應急救援主管部門的科研項目,組織科研人員深入基層消防救援隊伍,熟悉救援裝備使用管理流程,了解基層執勤實戰需求。
朱正表示,在4年的科研開發過程中,公司嚴格遵循裝備研發流程,從方案論證到試驗測試,從研制驗證裝備到推出原型裝備,從裝備定型到試用演練,從戰術戰法研究到培訓教材編寫,獵鷹團隊始終保持與基層消防救援隊伍的密切協作,并在消防執勤中隊經過了長達數月的試用,積累了許多實戰經驗。
目前,獵鷹大載荷雙旋翼油動無人直升機已經過中國消防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擁有技術專利近40項,還編制了三部無人機滅火和搶險救援裝備團體標準。近期,中國消防協會還批準通過了獵鷹消防科技主持編制的三部無人機應急救援裝備團體標準。
獵鷹消防科技有關負責人介紹,獵鷹裝備的主飛行平臺載荷大,性能強,航時長,可以掛載種類更多、功能更優的滅火和搶險救援模塊進行應急救援作業,適用于高層建筑臨窗滅火和外墻控火、地質災害救援物資運輸、山岳和水域搶險救援等多個場景。
“在今年7月的河南暴雨洪澇災害中,無人機在應急通信保障、物資輸送等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談到無人機在應急救援領域的未來發展,朱正充滿信心,“我們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將來無人機將廣泛應用在應急救援領域,并成為尖兵利器,在某些方面甚至會顛覆現有的應急救援技術和手段。”